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

材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西方认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是怎样践行这一认识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

 

(1)特点: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愤怒;仍受传统夷夏观念影响;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不足,主张学习西方。(回答其中两点即可)表现: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名,开展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维新派。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3)理【解析】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而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动力: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从鄙视西方到认识西方先进。 (2)据材料二提到,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3)据材料三“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本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雕版印刷始兴,长安、洛阳、江南、四川等地成为印刷业活跃的中心。除了寺院刻印佛经之外,大部分是民间坊刻,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印卖历书、诗文为业的手工业者。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民间印刷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私人刻书以诗文集最多,还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其他印刷品有称为“交子”、“会子”的大量纸币,作为运销交易凭证的“茶盐引”及民间的印契、版画等。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明清时期官、私印刷活动兴盛,仍以雕版印刷为主,雕版套印技术不断成熟,刻书的种类和数量更加多种多样

——摘编自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上海,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传入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国人受到西方科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因出版事业有利可图,上海新开设之书店如雨后春笋,均采用西法印书,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中心。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纸已经改用铅字印刷。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金属活字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韩琦《晚清西方印刷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

(1)举一例说明唐代的雕版印刷业的主要成就,据材料一可知宋代印刷业有何新发展?

(2)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取代了传统印刷术并得以广泛应用。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中西方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说明新技术的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儒学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儒学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儒家诞生于春秋末年,为孔子所创立。孔子整理《诗》、《书》、《春秋》等“六经”,制定了儒家经典,为儒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战国时儒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一世“显学”。……在汉代,以儒学造就人才,儒学史上开始了第一个辉煌灿烂的极盛时期。另一方面,儒学在两汉又出现了变异,主要表现在以董仲舒为首的经学家引阴阳五行以解儒学。

——摘编自舒大刚《中国历代大儒》

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儒学相比汉代儒学出现了“变异”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这说明

A. 中华民族面临了亡国的危机

B. 发展教育必先实现民主共和

C. 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

D.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权威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A. 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

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C. 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D. 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查看答案

1922年11月14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次“你赞成女子参政吗?”的“民意测验”,从票数看,85%的人赞成“女子参政”。这说明受测验的人赞同的是

A. 民主科学思想

B. 民主共和观念

C. 男女平等意识

D. 个性解放思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