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1927年,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

1924-1927年,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B.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先后沉重打击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势力,也打击了他们的背后的帝国主义的势力,故D项正确。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为抗击日本侵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排除A。1924-1927年是国民大革命期间,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革命,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B。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是材料中的国民大革命,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后,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这就是

A. 《土地法令》

B. 《和平法令》

C. 《四月提纲》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有位法国富商及门徒创办《法伦斯泰尔》杂志、《法郎吉》报,并在美国建立40个“法郎吉”,在这个组织里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接受免费教育。他们的思想特点是

A. 博爱

B. 自由

C. 空想

D. 平等

 

查看答案

2017年,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6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 五四运动的目标是文化启蒙    B. 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

C. 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传播    D.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 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B. 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

C. 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革命都以推翻清朝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