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如何“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1)观点:世界分为两个对立阵营,遏制共产主义。 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建立北约,实行集体防御; (2)西欧国家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解析】(1)根据材料一“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和“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可知,杜鲁门总统认为世界划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阵营以及要遏制共产主义,防止它的扩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采取了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建立北约)等多方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仅25年是指1970年,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是指西欧国家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过股力量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发挥着“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建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综合以上材料, 指出中国“四千年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这句话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全球一体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化多元化

D. 经济区域化

 

查看答案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 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 美苏“冷战”的产物

C. 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D. 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查看答案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 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B. 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

C. 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

D. 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查看答案

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华约组织    D. 朝鲜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