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淸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注意题干要求是“明清之际”“转变迹象”。C项出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学”主张,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熙在《御纂朱子全书·序言》中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这种言论导致的后果是

A. 忧患意识的缺失    B. 思辨能力的下降

C. 创新精神的阻滞    D. 凝聚力量的丧失

 

查看答案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    B.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D.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查看答案

《宋元学案》载:“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此记载,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朱熹批评陆的学术方法太简单,陆九渊批评朱熹用先贤支离破碎的语录来教人

B. 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C.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

D. 二人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认识截然对立。

 

查看答案

蔡仁厚在《宋明理学·南宋篇》中认为:“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这些哲学智慧中不包括

A. 崇尚道德

B. 强调力行

C. 关照人的内心世界

D. 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查看答案

《宋会要辑稿》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说明

A. 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

B. 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 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和农民的收入

D. 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