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约瑟在他的论文集《文明的滴定》第六篇文章中回忆说,在1938年前后,他酝酿写作...

李约瑟在他的论文集《文明的滴定》第六篇文章中回忆说,在1938年前后,他酝酿写作一部专著,系统讨论中国文化区的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历史,那时他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提出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曾经高度发达的中国科学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反倒是科学发展并不领先的欧洲取得了突破,发展出了现代科学?这就是李约瑟难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约瑟难题的回答。(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转化为现代科技是因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论证:①中国传统科技强调实用,突出经验,重视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缺乏实验研究和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②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缺乏需求和推动力。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清朝还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窒息了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⑤西方近代科技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采取“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解析】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阅读材料,得出观点,由“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联系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史实得出观点: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转化为现代科技是因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最后根据所学,分别从政治制度、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专制、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致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向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实录》(雍正)

材料二 在上帝庇佑和保护之下,航海业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特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或该三洲的任何部分,或属于该三洲的岛屿,或该三洲通用地图或图片所载明或记述的岛屿,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或本共和国所属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属于本共和国的船舶仅指其业主或合法所有人确系本共和国人民,或住在殖民地的本共和国人民,并无假冒等情,其船长及船员大多数又为本共和国人民;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载运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节选自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三:到19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及金融中处于垄断地位,成了“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国际市场的开拓显得日益重要。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阔的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使他们找到了锐利的武器。于是一场反对国家干预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斗争迅速掀起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而取得最后胜利。拥护自由贸易的理论是那样的强有力,这个观点的信从者队伍日益壮大……

——谭天宇《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简要概括其基本主张、

(2)材料一与材料二经济思想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材料二政策出台的背景。

(3)材料三经济思想的实践对19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许平在《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中指出: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 9 世纪达到顶峰 。”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中西方文化差异日渐突出    B. 中西方政治制度截然对立

C. 中西方生产方式的此消彼长    D. 中西方认识世界的角度各具特色

 

查看答案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B.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 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 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描述: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种局面最早应该出现在

A. 蒸汽时代    B. 电器时代    C. 电子时代    D. 信息时代

 

查看答案

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这表明

A. 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B. 最高法院的权威超越了国会和总统

C. 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已经被动摇    D. 美国的民主政治具有虚伪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