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

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 考生知识局限

C. 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 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科举制度的认识与理解。材料反映的是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不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的,说明科举制度本身不会产生统治者,科举制之下选用的人才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D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与考试内容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A;B项是表面现象,排除;C项说法没有依据,是表面现象,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  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元朝设立行中书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自由观”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康德的“自由观”。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摘编自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公告》发表的主要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7~1985年,科技事业基本是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的过程,并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科技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法律、法令形式的科技政策;二是通过党政领导机关或科研管理机构发布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战略、规划、计划、决定、条例、规定、章程和制度等;三是以办法、通知、意见、会议文件以及主要领导人代表党和国家的重要讲话等形式出现的科技政策。此外,还有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条件的政策,如:人才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及相关的教育政策。

结合该阶段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科技政策更多地侧重了技术政策。1978~1979年,中法,中德(联邦德国)、中美分别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还成立了中美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设备进口和技术引进也再度掀起了高潮。这段时间设备进口和技术引进对促进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一度造成了依赖国外技术和大量进口零配件的被动局面。但总体来说,此阶段的技术政策还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5年中国科技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7~1985年中国科技改革的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