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

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可以看出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A与材料内容相悖,排除;BD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它折射了当时

A. 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变迁

B. 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

C. 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D. 强干弱枝的集权思想

 

查看答案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

D. 移民制度的僵化

 

查看答案

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蜀中人物品题(评论人物、议论时政)盛行。辞官最为品题所重视。当时似乎有这种规律,每辞官一次,在社会上的名气就升一节,故许多人以辞官为手段,来捞取更大的名气。与品题之风盛行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