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D 【解析】美国革命的原则是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天赋人权。题干中的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与美国革命原则并不冲突,而保护个人自由属于美国革命原则的内容,故A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1787年宪法对美国中央权力强化的意愿,故B项正确。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A. 推行两党制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 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D. 实行三权分立

 

查看答案

该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共和制    B. 实行联邦制

C. 推行两党制    D. 确立三权分立制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多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查看答案

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此材料说明当时德日两国

A. 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B. 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D. 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查看答案

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

A. 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B. 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

C. 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D. 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