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C. 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C 【解析】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为社会主义的宣传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共和观念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说明宣扬的是社会主义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A. 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

B. 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

C. 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D. 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51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1851=100)这表明英国

A. 经营方式改变

B. 贫富差距缩小

C. 产业结构变化

D. 消费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

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

 

查看答案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 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 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 施恩于诸侯子弟

 

查看答案

(题文)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 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