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沼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西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魏晋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了商业中心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范例: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 秦和西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都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经济手段鼓励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 综上,移民活动,尤其是内地至边疆的移民,扩大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移民对于边疆开发的作用。解答此类开放型试题&除了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提取以外,还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本题首先依据材料表格提取中国古代移民对于边疆开发的作用的信息,说明可依据表格中信息分别从秦汉、魏晋和明清时期对于边疆开发的措施来分析论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代议制

D. 三权分立

 

查看答案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主要对欧洲国家进行贷款,到20世纪50年代后则将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转向了发展中国家。这一转变侧面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B. 美国欲压制欧洲的兴起

C. 欧洲经济全面复兴

D. 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强化中央集权

B. 规范社会秩序

C. 构建平等社会

D. 缓和诸侯纷争

 

查看答案

梭伦的中庸之道未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其离任后,雅典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庇西特拉图乘机建立了僭主政治。他对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颁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规化,设立的巡回法庭,进一步打击贵族实力,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这表明

A. 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相一致

B. 梭伦改革导致了僭主政治

C. 僭主政治奠定雅典民主基础

D. 适度集权有利于推动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