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

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

B.表明英国想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

C.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

D.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

 

C 【解析】试题解析: 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并没有对条款的内容做分析,故A项错误;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英国不会和中国保持和平关系,故B项错误;由“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说明重视人身权和财产权,故C项正确;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小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 代议制民丰    B. 总统制政体    C. 两党制特色    D. 联邦制机制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0年中国农村生产责任制汇总

  责任制形式

全国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

定额包工责任制

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

所占百分比

84.7%

55.7%

29%

<1.1%

 

这反映了                                                       (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益低下    B. 农村改革遭遇巨大阻力

C. 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力    D. 社会转型过程困难重重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查看答案

1955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A.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B. 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C. 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查看答案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 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C. 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