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D 【解析】本题考察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但不可世袭,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地方最高长官就是任嚣;C选项错误,地方官员都是由中央来任命,地方长官没有权力任命;D选项错误,地方长官是官僚体制,并不属于贵族阶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图(图中文字: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老二,认命吧!)判断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的是科举制

B. 该图所表现的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

C. 该图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D. 该图反映的是分封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廉二世时期(1888—1918年在位)德国的军队、政治和商业领导人一致认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军事扩张之上。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当他们做出推进战争的决定时,这是许多德国人甚至大多数德国人都能接受的选择。

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亲眼目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

        ——摘编自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1)根据材料,概括威廉二世时期大多数德国人接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情绪主要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中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时段含义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1864年—1894年

12

323

10

1895年—1900年

149

640

7

1901年—1908年

391

1210

0

1909年—1914年

76

490

3

 

 

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两个阶段近代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语言简练,说明理由充分,符合史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口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口岸,从19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又增加了27个,至1917年前再增加47个,总数达到97个,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广州、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建造了一些为商贸和交通运输服务的近代工厂,……除矿治业外,中国近代工业大都设在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沿海、沿江开埠城市。

——赵津、李菁《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材料三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例,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镇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迁移尚不多见。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

——殷江滨、李邭《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府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