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A. 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 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D. 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C 【解析】民族危机之时,社会各个阶级提出振兴中华、振兴中国的口号,体现出救亡图存成为晚清时代的潮流,故C正确;A中开始觉醒不符合时间;材料中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不一样,故B错误;维新运动和义和团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在此,梁启超

A. 报纸的商业功能

B. 肯定报纸的舆论教化功能

C. 主张首先改革社会风气

D. 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1883年,《英国驻华各口领事报告》中说:“棉纱线消费的巨大增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仅上海邻近地区如此,全中国也都如此,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英国棉线出售,每一个商店的货架上都可看到英国棉线。”这一报告表明(     )

A. 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B. 全国传统纺织业受打击的程度相同

C. 民族纺纱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D. 全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查看答案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A. 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 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 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 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