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符合当时

A. 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B.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D. “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C 【解析】据材料“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重新有了自留地……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是在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故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在1978年开始,故B项错误;当时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加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B. 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C. 农业调整解放大批劳动者

D. 党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查看答案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经过时

B. 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原则

C. 外交即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 外交工作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了美国驻华外交官戴维斯的报告:“……蒋介石对共产党人搞封锁,从而使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就迫使他们逐渐依附俄国。要是美国派一个观察团到延安去,那就会打破这种孤立无援状况,削弱依附俄国的趋势,同时又能遏制蒋介石试图以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愿望。”此材料说明美国

A. 彻底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 对蒋介石抗战已经丧失信心

C. 试图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D. 准备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

 

查看答案

民主义是国民党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各种社会政治力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

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为国民党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迎合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查看答案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A. 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 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D. 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