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女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一:古代女性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男耕女织;近代女性可以走出家庭,自主择业。说明古代女性从事的纺织业是农业的副业,和小农经济的性别分工相适应的;受西方工业文明和启蒙思想以及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劳动力需求增加,女性可以走出家庭工作。 信息二: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近代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有受教育额的权利。说明古代受儒家纲常礼教、宗法观念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于男性,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近代以来受西方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提高,逐渐获得了各项权利。 【解析】本题的主要论题是“中国女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我们可以从图片中所反映出的内容来入手。我们可以从服饰方面来谈,分析服饰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从女性从事的工作来看,分析女性地位变化问题。我们要结合具体史实来说明,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准确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子是我国倡导功利主义思想的第一人。他所指的功利涵盖了利己、利人、利天下三个层面的含义,是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他对人们求利动机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认为“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墨子又强调利己的实现存在于利人之中,所以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要求人们消除自私,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自我。墨子实现其功利目标的方式是“控欲”,对老百姓来说,只需要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即可;对统治者来说,墨子认为要“非乐”“节葬”“节用”。墨子还提出了一种对他们是否严格要求自己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天志”“明鬼”,警告老百姓和统治者要遵循“控欲”,否则会受到外部力量的惩罚。战国时墨家与儒家同为“世之显学”,但“汉代以后儒家独尊,墨家则几为绝学”。

——摘编自糜海波《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与启迪》等

材料二18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边沁(17481832)提出了功利主义学说,他认为追求快乐或避免痛苦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加总,判断行为好与坏要看该行为的后果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肯定了个人利益的至上性,“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奢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边沁提倡利他,但反对个人应当为他人利益或社会幸福牺牲个人利益,边沁认为利他不过是利己的手段而已,人们之所以利他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以此实现人己两利。在实现功利的手段上,边沁主张享乐主义,鼓励个人去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当每个人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增加了。受西方民主法治传统的影响,边沁强调立法和政治参与,“功利原则承认这一被支配地位,把它当作旨在依靠理性和法律之手建造福乐大厦的制度的基础”。边沁功利主义经过约翰·穆勒、大卫-李嘉图的修正和扩张,成为了国家政策的最主要的元素,极大地推动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摘编自钱磊《边沁功利主义法律观产生的历史土壤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墨子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墨子与边沁两人功利主义思想不同命运的原因。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网民利用互联网聊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其意在说明

A. 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B. 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流动

C. 网络推动了人类思想交流

D.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前言中说:“我希望根据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对别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事实证明,牛顿的数学贡献

A.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

B. 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C. 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

D. 为启蒙思想家规划社会蓝图提供了范式

 

查看答案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查看答案

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C.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D.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