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

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 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 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A 【解析】根据“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进口货物价值减少,出口货物价值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这和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有关,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一战期间,中国国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D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材料四: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同时它又意味着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决裂,意味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生。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苏维埃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6月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2万人以上。接着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后有六七万之多。

                                                     ——《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材料三:  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界,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98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又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新全球通史—一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上海工人罢工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在第二次反复中,促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事实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据材料三,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并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括苏维埃政权(  )

A. 推翻了临时政府    B. 推翻了沙皇统治

C. 颁布了《和平法令》    D. 颁布了《土地法令》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阶级斗争学说

B. 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查看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相应价值取向和标尺。下面不属于这些“价值取向和标尺”的是( )

A. 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 以平等为基本原则

C. 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 以结盟为主要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