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

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 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B. 鲁国国君因周天子器重成为权力最大的诸侯

C. 鲁国国君非同姓亲族周王当以礼待之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典型体现

 

A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因此选A。鲁国国君拥有权力不是因为天子器重,是因为宗法继承的原则,故B错误;鲁国国君和天子属于同姓分封,故C错误;D是春秋后期才出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著名特产。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官营丝织业规模宏大,每年经费高达千万钱,官营丝织工场“作工各数千人”。大工商者经营的丝织业兴盛发达,《史记》载,通邑大都中从事买卖“帛絮细布”者,可“比千乘之家”。官僚地主也自营纺织,田庄中有养蚕、缫丝、织缣、染色等全部生产过程;其产品除自身消费,亦出售求利。社会消费的丝织品明显增加,《盐铁论》中说:“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粢(xi,指麻类植物的纤维)而已……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是以文缯薄织,不鬻于市。今富者缛绣罗纨,中者素绨冰锦,常民而被后妃之服。”

——摘编自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

材料二  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和四川成为丝绸主要产区。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据记栽,南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50多国的海船常到华南采购丝绸。宋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已用于航海,而且海运比陆运省钱。宋朝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宁波)、秀州(嘉兴)、温州、江阴、密州(山东诸城)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征收关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的海港以扬州、泉州和广州最为繁荣,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地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直航路线也越来越远,从南印度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东非海岸。

——摘编自刘治娟著《丝绸的历史: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彩带》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后生丝内外销比例的变化

年代

内销

外销

1840年以前

86%

14%

1894年

48%

52%

 

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

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1)依据材料一分析秦汉时期丝织业的经营方式和消费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海路丝绸贸易兴盛的原因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的图表,评述晚清时期的中外生丝贸易。

 

查看答案

1956年陈云指出:“夫妻店担心进不了社会主义,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小杂货、油盐酱醋,还要吃大饼、油条、混沌、汤团。”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将结束

D. 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下表反映出

A. 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B. 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D. 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

 

查看答案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伊拉克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宣称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国际势力,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提出要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对此,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A. 奋力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B. 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

C. 首次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查看答案

4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

4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2001

总收入

152

216.2

547.3

990

2366

纯收入

133.6

191.3

397.6

686.3

1856.7

 

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 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    D. 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