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实践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实践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回答问题时必须概括答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摘自《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就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摘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

材料三“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议会选举两名议员组成之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并指出到明清时期行使宰相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3)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了怎样的原则?怎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理由:宰相职责本来很重,但唐初设立三省分割相权 后因唐太宗曾担任过尚书令,臣下回避,由仆射代尚书省长官为宰相 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宰相(不轻易委任宰相,经常用其他官职来掌宰相权) 变化: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内阁助理皇帝处理国政;清代设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采分点在内阁、军机处) (2)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被利用,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3)原则:三权分立 评价:地位: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进步性:“分权与制衡”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加强了国家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稳定了政局,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局限性:允许黑奴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同白人男子拥有相等的权利。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等信息直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内阁助理皇帝处理国政;清代设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依据材料二“就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的信息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缺陷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从三权分立回答;第二小问从1787年宪法地位、进步性和局限性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查看答案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其中精巧的“设计”包括

①分权制衡

②总统由选民选举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中写道:“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 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

C. 王权从此开始受到限制

D. 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查看答案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 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B. 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C. 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D. 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查看答案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