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民国之后,中国政体虽已略具西方形式,但一切实质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政治现象反而更见混乱。”政治现象的混乱导致了
A. 袁世凯极力复辟帝制
B. 意识领域的激烈斗争
C. 民主化的进程被打断
D. 国民革命的再度兴起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据记载,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股份企业时,不仅有政府所拨划官款,也有对外的借款,还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吸纳了大量民间资本。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A. 已建立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
B. 已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
C. 经营资金出现了严重短缺
D. 产权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下面是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内容 |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 《中英天津条约》 |
1.基督教传教 | 只限于签约国国民 | 受清朝政府的保护 |
2.内地旅行权 | 限制在居留地内 | 全国各地 |
3.外国军队干涉内政 | 无 | 英国军舰可自由入港 |
4.外国人干预关税行政 | 无 | 外国人任总税务司职 |
5.支付赔款 | 无 | 有(在《北京条约》中已有规定) |
6.割让领土 | 无 | 九龙(同上) |
7.居住地区的外国人管理机构 | 事实上没有形成 | 租界工部局 |
8.鸦片条款 | 明确禁运 | 《南京条约》中无记载,《天津条约》的附则中明确表明其合法性 |
A. 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B. 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C. 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
D.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
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艺图书出现了无书不附图的景象,甚至有的图书版面画图占到了全书的五分之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文艺图书的市场竞争激烈
B. 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
C. 作家注重文艺创作的革新
D.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据明代张瀚的《松窗梦语》记载:“京师以南,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北下卫、彰,达京圻,东沿汴、泗,转江、汉,车马之交,达于四方。”此记载反映了当时
A. 开封的手工业经济发达
B. 开封已成全国商贸中心
C. 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
D. 南北方形成互补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