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1929年,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了55%,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农业工人...

1920-1929年,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了55%,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 由占总人口2%的人拥有。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 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B. 供需矛盾逐步加深

C. 自由放任导致生产萧条    D. 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B 【解析】材料信息是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远远大于工人工资的增长,美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会加大供需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生产的萧条,故C项错误;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也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草拟合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25日)说:“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合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国家统治。……”劳合·乔治“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国家统治”的真正原因是

A. 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法国独霸的局面

B. 不希望德国感到在合约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C. 担心德国最终会对胜利者进行严厉的报复

D. 担心德国在高压之下发生布尔什维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1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共大使馆”举行。几个小时后,他修正自己的说法,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而且他在讲话中反复说了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反映了

A. 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B. 美国放弃“两个中国”言论

C. 中美联合对抗苏联    D.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 单位:%)。这里的“某一时期”最可能是指

A. 五四时期    B. 抗战时期    C. 过渡时期    D. 文革时期

 

查看答案

“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这段论述出自

A. 《神圣家族》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指出: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19世纪以前亚洲曾一度是世界经济中心

B. 西方买三等厢座位的钱来自于早期殖民扩张

C. 否定了近代西方学者所持的欧洲文明优越论

D.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