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独秀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

陈独秀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由此可知,陈独秀

A. 以民主科学作为反对尊孔复古的武器

B. 主张政治革命、文学革命与伦理革命并重

C. 视儒学道德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

D. 冲破传统道德礼教的束缚,倡导女性解放

 

C 【解析】从“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中国当时主要问题在于思想上,所以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对象就是封建思想文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科学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更注重的是伦理革命;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A. 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 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 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D. 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查看答案

清人梁嵫《评书帖》认为要对不同历史时代书艺群体风格的整体审美把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以下属于“晋韵书风”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昌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

A. 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B. 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

C. 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

D. 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

 

查看答案

)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

A. “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

B. 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

C. 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

D. 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