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

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 废除罗马教会

B. 信仰即可得救

C. 王权高于教权

D. 简化宗教仪式

 

B 【解析】根据题干“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B项正确。 马丁•路德主张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未主张废除罗马教会,排除A。 马丁•路德改革时期,德意志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可能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思想,排除C。题干内容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某一名著,由百个短篇故事构成,讲述各色人物故事,尽显人间百态,高扬着被中世纪禁欲主义压制了近千年的人性,后人称之为“人间喜剧”或“人曲”。该名著作者是

A. 但丁

B. 薄伽丘

C. 彼特拉克

D. 巴尔札克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 否定理性的价值

C. 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 主张美德即知识

 

查看答案

经济的异变与政治的异动都会引发社会思想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新儒学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都属于这种思想变化。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体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诉求和对传统思想的批判

B. 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C. 都崇尚贤人治国的开明君主统治模式

D.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诉求

 

查看答案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

C.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D. 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指出,“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因而造成某些“流弊”。这体现了胡适

A. 反孔批儒的态度很坚决

B. 肯定了孔子的教育方法

C. 认为儒家学说的弊端多

D. 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