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北京是印刷中心。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刊本均称“内务本”、康照、乾降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到封建时代的顶峰,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所刊书为“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殿本书甚多。如今流传的重要古籍,如《十三经》、《二十四史》、《水经注》等等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
清化北京城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所刻除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法律,医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佛山镇印书业是清末才兴起的,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佛山版多为通俗小说,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的需要。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着作是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16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应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思·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玛丽·伊万丝《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印刷业的特点分析清代印刷业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
美国史学家阿基拉·艾里依在《20世纪史》中写到: 如果说。20世纪为下一个世纪留下某些遗产的话,国际主义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判断“国际主义“是
A. 美国凭借实力控制世界 B. 国际间的合作日趋密切
C. 冷战后世界的紧张动荡 D. 多极格局下的大国竞争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A. 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 B. 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完法原则
C. 国会的补救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 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1921年,列宁指出:“商品交换要求(尽管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要求) 不通过商业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结果是: 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买卖取代了它。”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
A.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B. 大力提倡发展私人贸易
C. 逐步认识到商品市场的作用 D. 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体现了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 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C. 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读表1,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表1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名称 | 1952年产量 | 1957年计划产量 | 增长% |
棉纱 | 361.8万件 | 500万件 | 138 |
棉布 | 11163.4 | 16372.1万匹 | 147 |
食用植物油 | 72.4万吨 | 155.2万吨 | 214 |
面粉 | 299万吨 | 467万吨 | 156 |
盐 | 346万吨 | 593.2万吨 | 171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 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 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