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把儒学大家朱熹的《小学》作为启蒙教材,后又有《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这反映了
A.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 宋代教育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C. 宋代私塾教育非常发达
D. 印刷术推动儒学教育的发展
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
A.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
B.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
C. 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D. 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贽也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朱李二人都
A. 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 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
C. 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D. 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
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的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格物致知”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存天理,灭人欲”
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主张约束君权
B. 支持君权神授
C. 迷信崇拜君权
D. 主张“大一统”
孟子说:当今世道衰微,充满荒谬之说、暴虐之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而作《春秋》。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A. 民贵君轻
B. 克己复礼
C. 为政以德
D. 仁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