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从书”、“走向未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 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C 【解析】材料“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成为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故C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B项百花齐放只是艺术领域。材料强调的是学术领域。D项说法错误。故ABD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有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 “双百”方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C. 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 人才培养标准以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

 

查看答案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B. 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C. 成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用康氏的话说,孔子是以改制为务的……在今文学派原来的文献中,改制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暗示礼仪的改变,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制度革新。”作者旨在说明康有为

A. 找到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依据

B. 实现了学技术到学制度的转变

C. 提倡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D. 为改革中国制度寻找文化支持

 

查看答案

1882年清廷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1886年开平铁路公司成立。1887-1893年唐胥铁路向东延伸至山海关,向西延伸至天津和北京。1889年清廷下诏肯定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这反映了

A. 中国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

B. 清政府专注于推动铁路建设

C. 清政府成为近代化的推动者

D. 中体西用思想获得广泛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