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救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断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多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产生的原因。

 

(1)主张:①主张经济自由,发展工商业;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政治民主;③反对教权主义,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影响: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③解放了思想,对对近代科技和文艺产生影响。 (2)特点:①深沉的爱国情怀;②强烈的历史使命感;③追求救国真理的探索精神。 原因: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救合一。”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 (2)根据材料二“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多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可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根据材料“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断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知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产生的时间,即19世纪末20时间初,根据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来回答产生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从书”、“走向未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 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有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 “双百”方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C. 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 人才培养标准以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

 

查看答案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B. 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C. 成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用康氏的话说,孔子是以改制为务的……在今文学派原来的文献中,改制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暗示礼仪的改变,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制度革新。”作者旨在说明康有为

A. 找到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依据

B. 实现了学技术到学制度的转变

C. 提倡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D. 为改革中国制度寻找文化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