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注重研究产生那些经典文本或伟大观念的社会源泉,即特定的“历史语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材料二尽管思想文化的进步不像政治事件那样轰轰烈烈,不像经济发展那样引人注目,但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思想文化的进步不断激发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导读)》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汉代新儒学”为例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以世界近代史的具体事件为例对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变革的观点加以说明。

 

(1)观点:思想观念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 说明: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①汉武帝为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需要加强中央集权;②西汉中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③黄老学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学自我调整,形成了董仲舒的新儒学。 (2)说明:【示例】文艺复兴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①经济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政治上冲击了教会的封建统治;③思想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⑤科技上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解析】(1)根据材料一“注重研究产生那些经典文本或伟大观念的社会源泉,即特定的‘历史语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可以概括出核心观点,思想观念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新儒学产生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首先注意时间限制“世界近代史”,可以选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事件说明思想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如文艺复兴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就可以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影响来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救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断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多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从书”、“走向未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 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有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 “双百”方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C. 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 人才培养标准以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

 

查看答案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B. 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C. 成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