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 仁者爱人

B. 民贵君轻

C. 天人感应

D. 民主共和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故C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思想,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故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那里?

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让-保罗·萨特创作于1943年的戏剧《禁闭》,主要描述了三个死后被投入地狱的罪人,他们分别是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丝黛尔,报社编辑加尔森。当他们在地狱密室初始相遇时,彼此之间设防戒备,相互隐瞒生前的种种劣迹……但是,他们不仅彼此封闭自己,同时又相互“拷问”他人,每个人无时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审视与监督。由于他们生前恶习不改,真实面目迅速裸露。一旦暴露,便无顾忌,三人间形成了一方面相互追逐,另一方面相互排斥的双向型三角关系:加尔森希望得到伊内丝而拒绝艾丝黛尔;伊内丝希望得到艾丝黛尔而拒绝加尔森;艾丝黛尔希望得到加尔森而拒绝伊内丝。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上了旋转木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远追还不到的“境况”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场不堪其苦的煎熬,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其苦状若身陷无间地狱。最终加尔森悟得地狱之中并无刑具的道理:“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剧作以加尔森无可奈何地说:“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一言收场。

——摘编自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二,判断戏剧《禁闭》属哪个文学流派。并列举1个该流派的其他文艺作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萨特《禁闭》的创作源泉及其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注重研究产生那些经典文本或伟大观念的社会源泉,即特定的“历史语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材料二尽管思想文化的进步不像政治事件那样轰轰烈烈,不像经济发展那样引人注目,但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思想文化的进步不断激发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导读)》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汉代新儒学”为例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以世界近代史的具体事件为例对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变革的观点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