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陆王心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他所提出的良知指的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都过探查自己的内心获得良知,故选A。B项中的“圣人”错误,不是只有圣人才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项是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观点;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西汉    B. 隋唐    C. 北宋    D. 南宋

 

查看答案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这位古人应该是

A. 李贽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查看答案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 仁者爱人

B. 民贵君轻

C. 天人感应

D. 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那里?

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