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D 【解析】材料“幽灵”指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个“幽灵”来到中国,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②③正确;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故①排除;“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思想,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 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 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 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

D. 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查看答案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的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 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 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 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 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 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查看答案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查看答案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1)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3)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4)结合近代美国(或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