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材料二:1912年3月,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1916年3月,虽然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材料三:孙中山晚年叹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据材料二、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善良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一结果又证明了什么道理?

(3)据材料三,孙中山晚年得出的革命“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或开展武装斗争或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发动群众,进行敌后抗战(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打击敌人);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或推翻了帝国主义和蒋家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解析】(1)由材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袁世凯称帝和军阀混战,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由材料“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说明孙中山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结合所学,在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方面,中国共产党做出种种努力,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或开展武装斗争或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发动群众,进行敌后抗战;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的权力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界定“相权”的权限?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君权”与“相权”“权限”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趋势。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法国存在了70年,成为“长寿”的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得以“长寿”的根本原因是

A.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党醒

B. 工业资产阶级占据了统治地位

C.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法国有雄厚的阶级基础

D. 保皇派恐惧恢复帝制会激起法国人民的革命浪潮

 

查看答案

在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体现了

A. 议会主权原则、总统制原则

B. 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C. 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D. 法制原则、联邦制原则

 

查看答案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保护新占领区贵族的权力

 

查看答案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 习惯法的使用

B.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 万民法的实施

D. 《民法大全》的通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