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B. 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C. 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D. 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

 

A 【解析】材料反映了《泰西新史揽要》之所以畅销其实还是因为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变法的需要,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是在后来的1905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本土化的译书策略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查看答案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 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C. 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 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查看答案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理论失去了基础,美国在寻找新的对亚政策过程中,患上了“敌手缺乏综合征”,就把中国作为了美外交政策需要的新假想敌。这说明

A. 世界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B. 西方阵营对华政策出现分歧

C. 意识形态仍影响美国外交

D.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策,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 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C. 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

D. 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表中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