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 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是要从人的视角看待世界,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是重视理性思考的作用,故选D。材料没有提到宗教,所以排除A;结合所学,普罗泰戈拉追求功利,忽视道德,排除B;C只是揭示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的遭遇,没有上升到本质的高度,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 达尔文的进化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材料二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两项有关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治国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以后,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的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至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以上林三官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夏日新《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庄子说“人勿胜天”,而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这说明

A. 道家缺乏精神追求

B. 儒家具有人文理念

C. 儒道政治要求不同

D. 道家主张天人和谐

 

查看答案

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提到,罗斯福曾经猛烈攻击胡佛签署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中崎形的商关税。然而直到1940年,美国才与21个国家谈妥了关税减让,大约涉及美国出口额的60%,可见他并没有立即兑现承诺削减关税,而推行《农业调整法》来付钱给农民不让他们去种地。据此可知

A. 新政措施拖延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矛盾的缓解

B. 新政迟迟没有降低关税是为了补贴农民

C. 胡佛和罗斯福都赞成高关税政策

D. 罗斯福认为经济恢复后美国才有条件开放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