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

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 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B. 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C. 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 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等,可知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但是深层次的寓意是假借科学名义扫荡封建落后思想,从而B项错误,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CD两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均属于无关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

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 改革社会风尚    B. 吸收世界文明

C. 发展近代交通    D. 主张机器生产

 

查看答案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查看答案

湖南湘阴人郭嵩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大使,清末被政府派驻欧洲,这被认为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甚至视其为汉奸一般。这反映出当时

A. 对西方列强已产生了敬畏心理

B. 形成了平等的外交观念

C. 中国仍没有摆脱藩属外交观念

D. 中国人的盲目排外心理

 

查看答案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

C.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

D.促使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