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05年,德国法学家胡果依据罗马法已经阐明的权利主体所从事的旨在设定、保护、变...

1805年,德国法学家胡果依据罗马法已经阐明的权利主体所从事的旨在设定、保护、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各种“适法行为”的必备条件和原则概括出法律行为的概念,这成为现代民法学最普遍遵循的概念。据此可知

A. 罗马法中的民法仍被沿用

B. 现代民法以罗马法为主体内容

C. 罗马法中部分理念得以传承

D. 现代民法学之源在于罗马法

 

C 【解析】材料中德国法学家胡果制定的现代民法学是依据罗马法中一些原则,说明罗马法的部分理念得以继承,故C正确;罗马法民法并不是一直被沿用,故A错误;B中主要内容说法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罗马法理念影响,并不是法律的实体,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查看答案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

史论

A

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B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

C

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

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

D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徐中约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

A. 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

B. 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C. 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

D. 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