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A 【解析】题干中的诗文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可见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无法处理繁巨政务,朱元璋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是明成祖开始采取的措施;票拟权更是之后随着内阁地位日益提高而获得的;明朝早在建立时已设立六部。故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

B.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查看答案

某位历史学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制度

D.形成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 宗法制

B. 科举制

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四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清朝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依据材料说明文件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4)依据材料四,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量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