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 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B. 表达了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

C. 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

D. 是苏联党内政治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由盟友变成对手,1947年,“冷战”正式开始。材料中苏联对《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的态度,可以说明这一做法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A正确。苏联这一做法是冷战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且二战期间,英美苏都参加了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错误。这一做法不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党内政治斗争,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土地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查看答案

1986年蒋经国主导了台湾“政治革新”:“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允许台湾艺术、文化和体育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台。这表明台湾

A. 已经普遍接受“一国两制”的现实

B. 对自身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度自信

C. 开始尝试对两岸关系的有条件开放

D. 企图以文化交往代替政治上对立

 

查看答案

《剑桥中华民国史》写到:当共产党出发长征时,亚朋德和A..比林汉(外国传教士)考察了共产党原先统治过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农民们喜欢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当时农民们喜欢共产党的主要原因是

A. 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围剿”    B. 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C. 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D. 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

 

查看答案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