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6年,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准备招收30岁以下正途出身人员(翰林、...

1866年,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准备招收30岁以下正途出身人员(翰林、进士、举人、秀才).遭到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结果,“自倭仁倡议以来,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挡,甚且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臣衙门遂无复有报考者”。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博奕

B.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儒家纲常伦理受到挑战

D. 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不切实际

 

B 【解析】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在招生之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这体现出中国近代化过程的曲折坎坷,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博弈的前提是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而材料中保守派采用的手段不能称之为博弈;C选项错误,天文算学并不是儒学的内容,这并不能体现出儒家的纲常伦理受到挑战;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绅商”、“儒商”频见于当时的历史文献。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道光十年(1830)就出现了二十余万。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

A. 嘉道时期的学术转向

B.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

D. 明清时期社会转向的内部动力

 

查看答案

“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B.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查看答案

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什。这表明

A. 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B. 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

D. 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体现人世精神

B. 主张中央集权

C.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D. 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15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西方文献校勘与辨伪方法的开拓者之一。瓦拉出生于罗马,曾作为书记官服务于那不勒斯国王。1431年在《论快乐》一书中,他公然和罗马教延唱反调,阐发了“惟有自然才能至善”的人性论,热情赞扬享乐主义。1442年在《论修道士的誓言》里,瓦拉进一步否认政教合一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抨击天主教修道院的“发愿”制度,斥责修道士们出家入院之前宣誓的“安贫、守贞和服从”三大誓言违反“自然”生活。他指出,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在圣神向善的宏观指导下发挥自由意志,达到“至善”。瓦拉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440年写成,1517年开始震惊世界、名垂千古的小册子《君士坦丁伪赠札考证》。它证明了《君士坦丁赠礼》是中世纪天主教会伪造的文件,从而否定了教皇在西欧的世俗统治权。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伦佐·瓦拉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伦佐·瓦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