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

《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A 【解析】解题题眼为“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结合所学可知,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船队率先远洋航行到达印度。为了控制亚欧贸易通道尤其是掌控香料贸易,葡萄牙开始在南亚、东南亚进行殖民活动,不久攻陷马六甲,由此葡萄牙人控制了马六甲的贸易路线和香料贸易,故排除BCD,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⑤城市的主要功能转为以经济商贸为主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A. 西汉

B. 隋唐

C. 北宋

D. 元朝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实际上是美国独霸世界

B.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C. 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目前,暂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查看答案

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

人的欧洲,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A. 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 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 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 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查看答案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法国共和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