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同卑躬屈膝而是直接了当进行...

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同卑躬屈膝而是直接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运动中“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场运动

A. 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

B. 从文艺创新扩大到了宗教改革

C. 理论变为行动,革命变为改良

D. 反对等级特权,首倡平等博爱

 

A 【解析】“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说明是启蒙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英国,成就最高的是法国,故A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中改良不符合启蒙运动思想主张;D中首倡不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A. 启蒙运动宜扬理性,挑战权威和迷信

B. 宗教改革主张言论自由,强调世俗权利高于神权

C. 启蒙运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和王权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查看答案

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这表明伏尔泰

A. 倍加推崇理性

B. 批判教会神权

C. 反对君主制度

D. 提倡天赋人权

 

查看答案

在西方人文精神演变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人的理性是获取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局面的出现表明

A. 宗教改革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    B. 人们积极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

C. 人类社会开始成为人们探索的主题    D. 启蒙运动促使西方理性时代的到来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阅读下列材料:

1905年,正当英、俄两国激烈争夺中国华北路权时,为摆脱两国的纠缠,清政府硬着头皮决定由中国自己出资,自己勘测、设计、修筑和管理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詹天佑创造性地克服了技术难题,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4年奋战,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胜利完工。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1912年2月,詹天佑主持建成粤汉铁路首发车站———广州城的黄沙车站。詹天佑亲自主持了落成仪式,来宾众多,场面热烈,为新生的广州城增添了喜庆的气氛。1912年3月,詹天佑又指挥筑路工人建成了粤汉铁路最艰巨的黎洞至连江口闸的路段,使粤汉铁路广东段通车达130公里,给广东革命政府有力的支持。1912年5月17日下午,詹天佑以粤路公司经理的身份,隆重欢迎孙中山视察粤汉铁路建设工程,并请孙中山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不久,孙中山就任全国铁路总监,提出建筑二十万公里铁路的宏伟计划。詹天佑积极帮助孙中山制作详尽的规划与措施,认真提出多种有价值的意见,凝聚着詹天佑的许多心血。

——摘编自王金职《詹天佑生平事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张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指出詹天佑“创造性地克服了技术难题”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詹天佑是如何“支持着革命发展”的?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詹天佑身上我们能吸取到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