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中对唐代门下省官员的功能解释为:“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篡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主要体现了唐代门下省
A. 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B. 体现了互相制衡的原则
C. 分散了皇帝的决策权
D.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同卑躬屈膝而是直接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运动中“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场运动
A. 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
B. 从文艺创新扩大到了宗教改革
C. 理论变为行动,革命变为改良
D. 反对等级特权,首倡平等博爱
“(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A. 启蒙运动宜扬理性,挑战权威和迷信
B. 宗教改革主张言论自由,强调世俗权利高于神权
C. 启蒙运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和王权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这表明伏尔泰
A. 倍加推崇理性
B. 批判教会神权
C. 反对君主制度
D. 提倡天赋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