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家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家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作了怎样的描述?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材料五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

 

(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2)第④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⑥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表现: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中日邦交正常化;③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外交活动:①倡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②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回答裁军、维和等方面的史实亦可)。 【解析】本题以“中国形象”的变化为切入口来考查近代以来的中国的外交。从鸦片战争后、抗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等方面来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运用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和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等可以得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运用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首先在第四阶段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赞赏是因为二战中中国处于远东抗日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胜利;其次第六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转为敌对的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的表现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突出表现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西方国家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1979年中美建交。 (4)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运用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倡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等方面来分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第一条第十款: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

第六条: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人民保留。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三1920年代,“联省自治”思潮风靡一时,《时事新报》、《改造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了“联省自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许多名流包括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胡适等都站到了这一行列中。在吴佩孚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后,各省军阀纷纷主张自治,最早是湖南军阀赵恒惕,其后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陕西、江苏、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纷纷跟进,省宪运动潮流激荡全国,广东军阀陈炯明认为,“古今万国不外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大抵国小民寡,集权之制容或可行,否则无不用分权制者。美之合众,德之联邦,皆分权制。英之帝国,其属地如澳洲,加拿大等皆完全自治,实为分权之尤”。他认为中国广土众民,只能实行分权自治,才可养成“民治精神”,建设民主。

——摘自《中华百年祭·政治卷》

(1)针对材料一中所提问题,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与之前的措施(制度)相比,其有何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美国联邦制确立的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民国初年“联省自治”运动高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工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这表明此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

A. 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 推行新经济政策

C.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查看答案

1917年,第二国际的领袖们疯狂地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的“落后”程度,硬要“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

A. 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 四月提纲》的提出    D.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A.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段材料表明

A. 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    B. 法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 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 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