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较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到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神陶冶、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

(1)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

 

(1)原因:外侵内战;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 (2)认识: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内忧外患、农村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为中国农村建设寻找的出路,是爱国的;有利于农村科技、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提高;但在近代中国未实现民族独立的背景下也注定了他们所进行的农村改良运动失败的命运。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来归纳原因。根据“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可以归纳出外国的侵略和国内的内战、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一批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由于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激发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们为振兴乡村而发起中国乡村建设运动;该运动的开展对于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技术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实践最终还是未能完全改变农村的面貌,必然会失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日本三菱企业就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展起来的,当时三菱企业从国家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座煤矿、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当时政府的政策是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当时政府扶持的对象主要是

A. 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 缺乏资金的私人企业

C. 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 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 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 美国和英法两国有着历史的渊源

C. 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伤害

 

查看答案

如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20作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泊外法权来压制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他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C.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胡适说,“我们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袭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全盘接受西洋文化

C. 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

D. 中学应充分世界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