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 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2)“印记”:“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意义: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3)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解析】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其时代背景是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观点, 结合所需概括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前者从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两个角度作答; 后者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含义角度组织答案。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并结合所学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张从“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以及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意义集合所学宗教改革影响从“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角度回答。 (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 世纪后, 西方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 进行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进行,随后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进入到了工业社会。依据所学16世纪前后西方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科技发展”角度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查看答案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

A. 联邦制

B. 政党制

C. 代议制

D. 普选制

 

查看答案

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

A. 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B. 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

C. 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 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古)希腊人反对祭司及其后继者监管并掌握法律知识的旧法系时过度乐观,以及对普通公民推理能力的依赖,使希腊人走上了极端:每位公民都是称职律师和法官,即使得不到法律专业阶层的帮助也是如此”。这一观点旨在

A. 肯定古希腊司法改革的成果

B. 揭示公民政治的民主性

C. 批评古希腊人法制意识薄弱

D. 强调司法实践的专业化

 

查看答案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