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英国法律明确规定:英王可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英王...

19世纪英国法律明确规定:英王可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英王还拥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权力。英国法律作出如此规定的原因是

A. 延续专制传统    B. 国王崇尚法律    C. 尊重历史传统    D. 加强中央集权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就英国法律地位而言,君主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一系列权力,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宪法而治的君主,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尊重历史的传统,故排除AB,C项正确。国王权力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许可下运行,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革命党人朱执信说:“‘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若按中国的说法,‘社会主义’本译民生主义”。1907年,孙中山在接受法国《时代》杂志记者访谈时明确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B. 革命内部发生分歧

C. 革命策略发生改变    D. 革命核心仍是民权

 

查看答案

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由此可见,明朝

A. 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    B. 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

C. 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    D. 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

 

查看答案

戴高乐执政时期,法国政府共制订了三个中期计划。密特朗政府强调要把计划作为经济“总的调节因素”和“主要手段之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说明法国政府

A. 加强对各领域的全面干预

B. 建立起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指导

D. 开创了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查看答案

下表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56年“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B

“大跃进”运动

搞“大锅饭”,违背了客观规律

C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D

2001年中国加入WTO

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