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

【加试题】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填写代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1)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 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2)位置:①。 地位: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内涵: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所有宫殿面朝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写答宫殿群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体现阴阳学说,也可 )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述……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等方面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再从对经义的掌握、历史及时政、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方面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本题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是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中轴线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等方面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者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莫定了新的基础。

——整理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子“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薛荣久《国际贸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综合材料一和二,简要阐述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国会借口“保护通商”决定派兵到中国,发动了所谓的“通商战争”。首相巴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并指出“台湾北端对面的……是最值得考虑的”。以上这五个口岸,便成了条约第三款内容了。这次战争时期因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三元里民众发起了抗英斗争。

——整理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丘逢甲在文告中明确指出:“台湾属倭,万众不服”。大将军刘永福在《盟约书》中宣布:“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乙未年抗战”抗击了日军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200余人。

——林仁川《中华之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北端对面”口岸的名称,并简述“通商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乙未年抗战”的起因,概括“乙未年抗战”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朝代的长城“起自盐泽,中经敦煌、酒泉、居延塞、光禄塞,在大青南麓与原有长城连接,然后再向东延伸到辽东。”该长城

①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②全长五千多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

③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④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蒙古、女真民族的南下侵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加试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破了题,以雷霆手段一举扭转了改革开放停滞不前的局面。这不能表明南方谈话

①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为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④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

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布列斯特和约》签署

④凡尔登战役结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