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A 【解析】结合所学,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选A;行省指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C。秦朝的郡县制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正统化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专制制度的加强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内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

B. 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 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查看答案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

A. 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 带有鲜明等级色彩

C. 强化了皇权的专制

D. 顺应了儒学的发展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家鼐,清咸丰状元,与翁同酥同为光绪帝师,是晚清著名教育家和京师大学堂的“首办人”。

材料一孙家鼐清醒地意识到“泰西各国……凌抗中朝,荤荤群才,取之宫中而皆备,非仅恃船坚炮利为也”、“非有人才,不能自立”。

孙家鼐在奏报官书局章程中,将农务、制造、测算之学置于律例、公法、商务的同等地位。在他看来,无论“中学”或“西学”都不是一门“学科”,它们是学问的门类,是学习和求知的方式。至于京师大学堂所要传授的“学问”,孙家鼐则分立10科,并不作中西学之分,其中有6门学科涉及科学和技术。这6门学科的内容均包括基础科目与应用技术。

材料二孙家鼐认为“开民智”“通下情”为第一要义的主张最要紧。他指出:自古以来,“圣帝明王,未有不通达下情,而可臻上理者也”,“国家积弊,惟在敷衍颟顸,事无大小,多以苟且塞责了之”,“贫弱之患犹小,壅蔽之患最深”。1895年,康有为创立强学会,议论时政,译书译报,孙家鼐“尝为代备馆舍,以供栖止,且列名北京强学会”。他认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向光绪上奏,“以为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等字样,宜明降谕旨,亟令删除,实于人心风俗,大有关系”。对于维新派的民权说,孙家鼐认为:“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背景和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对维新变法的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