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代替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但“...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代替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但“首相”一词最初被用来形容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也用来指国王的走狗,罗伯特•沃波尔强烈抗自己被称为首相。这主要说明当时的英国

A. 首相违背宪政精神

B. 有浓厚的王权传统

C. 内阁制尚未形成

D. 王权势力仍然强大

 

B 【解析】首相被称为是“国王的走狗”,显然说明英国当时仍然具有浓厚的王权意识,故B项正确;这一做法并没有违背宪法,故A项错误;此时英国已经具备内阁特点,故C项错误;王权已经是形同虚设,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古代罗马部分法律。这反映了

时间

法律

内容或影响

公元前450年

《十二铜表法》

对贵族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年

《卡努雷阿法案》

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

公元前367年

《李锡尼―赛克斯法案》

允许债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

公元前287年

《霍腾西阿法案》

平民大会的决议和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

 

 

A. 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B. 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

C. 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

 

查看答案

按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甚至要由自己负担有关开销。伯利克里时期,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均可领取津贴。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A.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

C. 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

D. 公民广泛参政有了经济保障

 

查看答案

张集馨,清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事例反映了在清朝

A. 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 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

C. 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

D. 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

 

查看答案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正统化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专制制度的加强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