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尔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德意志境内存在许多邦国,各邦都制定了各自的宪法,这些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具有近代宪法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均为“王室的作品”……德意志是普鲁士通过“白色革命”的特殊方式完成国家统一的。一边是具有自主革新传统的容克地主开始执掌现代化进程的领导权,另一边是不断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做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

——摘編自《从皇帝到礼仪元首——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看德国政治》

材料二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开始仿照宋朝的制度,实行殿阁大学士制,从翰林院等机构中挑选文臣充任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协助皇帝批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咨顾问。后来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出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清朝初年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表面上是最高行政机构,却并无多大实权。有关军国大事的决策权,由凌驾于内阁之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操纵。内阁不过是执行议政王大臣决议的办事机构而已。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德内阁的异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德两国的政治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

 

(1)原因:德意志国家具有君主专制的传统;德意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的特殊性(王朝统一战争或德意志完成统一保留封建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俾斯麦的个人因素(或答俾斯麦认为君主专制是维护统一局面的有力工具等)。 (2)相同:对皇帝负责。 不同:从地位看:明清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德国内阁是法定机构;从职权看:明清内阁职权不明确,是咨询机构,德国内阁有行政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从实质看:明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德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3)中国:能够缓解皇帝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的矛盾,协调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德国:有利于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但君主权力较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中德内阁的差异以及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德国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具有近代宪法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德意志是普鲁士通过‘白色革命’的特殊方式完成国家统一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做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中德内阁的异同,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相同点来看都是为皇帝服务;从不同点来看,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德国内阁是拥有行政权的法定机构,另外从性质上看一为封建君主专制产物,一为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物。 (3)中德两国的政治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来回答。明朝内阁制的形成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德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但局限性非常明显,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 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 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 93%下降到28. 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A.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查看答案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A. 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 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查看答案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查看答案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这表明

A. 俄国封建残余浓厚

B. 俄国革命当前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

C. 俄国工人阶级掌权,为经济变革创造条件

D. 俄国沙皇统治已被推翻

 

查看答案

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