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

325.万,1974年为

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来概括,主要从规模、迁移方向及迁移类型等角度思考。 (2)第二问有三小问,分别来回答。特点需要依据材料来概括,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回答。贡献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中央政府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在有关政策事务和行政表现方面,它如何与派往各地方政府任职三年的官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建立了朝集使制。各州派代表出席御前的专门集会。在京师时,他们住在城东南的专区。集会在每年阴历二月、七月和十月的十五日举行。隋代的朝集使一般是刺史和其他高级官员,他们除了带贡品以外,还应带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来到京师。每个地方单位的官员的表现要经过考察,然后被召见。

一次,隋帝对集会的地方代表讲话,并向他们推举某县令为模范,因为他的施政被评为京师附近地区的佼佼者。隋帝的讲话内容如下:“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朕若置之不赏,上天宗庙必当责我。卿等宜师范之。”据记载,隋帝于是提升他为州刺史。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设立朝集使制的目的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朝集使制的作用。

 

查看答案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使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逐渐出现,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B. 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 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工业革命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发明了这样一条定则,即“奴隶不是人”,并把它载入《法学阶梯》之中。法学家盖乌斯和乌尔比安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奴隶即畜类,是“另一种家畜”。这主要反映出古代罗马法

A. 保护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B. 缺乏“人人平等”的理念

C. 仅保护奴隶主阶层特权    D. 公法和私法都有较快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河北省某县颁发的“自留地使用证”,它反映出客观真实的是

A. 社员个人支配与任何人不得侵犯表明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 自留地由本户固定使用二十年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露端倪

C. 任何人不得侵犯表明人民公社化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D. 自留地的使用证只能说明农村土地经营的灵活性

 

查看答案

如图是1941年2月1日《新华日报》上刊载的一幅题为《前门打虎,后门防狼》的漫画。作者意在揭示

A. 共产党面临复杂的抗战形势

B. 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

C. 日本侵略者遭到国共的夹击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